简介: 常用中药170味主治 6 、常用辛夷:为治鼻渊头痛、味中鼻塞流涕之要药。药目用味 7、录常薄荷:为分散风热之常用药。中药 8
、目录牛蒡子:为治风热表证,图片或温病初起 ,常用发热
,味中咽喉胀痛者所常用。药目用味 9 、录常柴胡:为治少阳证之要药 ,中药为。目录常用中药170味主治。图片 6、常用辛夷:为治鼻渊头痛、鼻塞流涕之要药。7、薄荷:为分散风热之常用药。 8、牛蒡子:为治风热表证,或温病初起 ,发热,咽喉胀痛者所常用。 9
、柴胡:为治少阳证之要药
,为治肝郁气滞之要药。 10、升麻:为清热解毒之良药,为升阳举陷之要药
。 11、葛根:为治热病口渴、消渴之常用品 。 12
、石膏:为清气分实热之要药 。 13、栀子:为治热病心烦,躁扰不宁之要药 。 14 、夏枯草:既是治肝热目赤胀痛 ,头痛晕厥之常品,又为治目珠痛苦之良药。 15、决明子:为治目疾之要药。 16
、黄芩: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。 17、黄连: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。 18、金银花:为治疮痈要药 ,是医治风热表证 、温病初起之常用药。 19、连翘: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,有“疮家圣药”之称 。 20
、野菊花: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。 21、鱼腥草:为治肺痈吐脓
,肺热咳嗽之要药 ,亦为外痈之常用之品。 22 、蒲公英:为治乳痈之要药
。 23、紫花地丁:尤为治疔疮之要药。 24
、败酱草:为治肠痈要药。 25、大血藤:为治肠痈之要药
。 26、土茯苓:为治梅毒要药。 27、白花蛇舌草:为治外痈 、内痈之常用品 。 28、射干为治咽喉胀痛的常用药。 29、山豆根:为治热毒蕴结,咽喉胀痛之要药 。 30
、马勃:为治咽喉胀痛的常用药
。 31、胖大海:为治肺热咽喉痛声哑,失音之佳品32白头翁:为治痢之良药
。 33、马齿苋:为医治热毒血痢之常用药。 34 、重楼:为治疮痈胀痛、毒蛇咬伤之要药
。 35、漏芦:尤为医治乳痈之要药。 36、生地黄:为清热凉血要药 。为治阴虚津亏炎热证的常用药。 37
、玄参:为医治阴虚津亏之常用药。 38、牡丹皮: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
。 39 、赤芍:为治瘀血诸证之常用药 。 40、紫草:为治热毒血滞之斑诊 、麻诊的要药 。 41 、清蒿:为治疟疾寒热的要药
。 42 、地骨皮:为退虚热
、疗骨之佳品
。 43 、大黄:为医治积滞便秘之要药
。 44、独活:为治风湿痹痛要药。 45、威灵仙:为治风湿痹痛要药 。 46 、川乌: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
。 47、防己:对风湿痹痛证湿热偏盛
,关节红肿热痛及湿热身痛,尤为要药。 48
、马钱子:尤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 。49雷公藤:为治风湿顽痹要药。 50 、徐长卿:为治风湿痹痛的佳品 。 51、秦艽:为治虚热要药。 52、木瓜:为治风湿痹痛
,筋脉拘挛,关节屈伸晦气之要药。为治脚气水肿之常用药。 53
、蕲蛇:为祛风通络之要药 。 54
、路路通:为治风湿痹痛
,麻痹拘挛之要药。 55 、广藿香:喂芳香化湿要药 。喂治吐逆之常用药
。为治暑月外感风寒,内生冷而致恶寒发热
,头痛,腕腹痞闷,呕恶吐泻者之要药 。 56、厚朴:为消胀除满之要药 。 57
、砂仁:为醒脾调胃要药 。 58、茯苓:为利水渗湿要药。 59、滑石:为治淋证常用药
,尤适合热淋,石淋。 60、海金沙: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。但尤以石淋 ,血淋为佳 。 61、石韦:为治淋证之常用药 ,尤适合血淋,石淋。 62 、萆廨:为治膏淋要药。 63、茵陈蒿:为治黄疸要药。 64、金钱草:为治石淋要药
。 65
、虎杖:为清热利湿之良药。 66、附子:为“回阳救逆榜首品药”。 67、肉桂:为补火助阳之要药 。 68、干姜:为温暖中焦之主药。 69、吴茱萸:为治寒凝诸痛所常用
,尤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。 70、丁香:尤为治胃寒吐逆、呃逆之要药。 71 、小茴香:为治寒凝气滞之要药。 72 、高良姜:为治脘腹冷痛之常用药
。 73、陈皮:为治痰要药。 74、木香:为行气止痛之要药。为治湿热泻痢,里急后重之要药。 75
、香附:为疏肝解郁
,行气止痛之要药 |